10分钟证明美国“载人登月”全是地面拍摄
吴刚
提起探月,必然绕不开人类科技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美国阿波罗登月。四十多年过去了,它早已成为历史常识,深深烙印在几代地球人的脑海里。 1969年至1972年,阿波罗11、12、14-17号共六趟12人次完成登月,而且每次刷新多项世界纪录。阿波罗13号在奔月途中,离地32万多公里处,发生氧气瓶(燃料?)爆炸事故,乘组三人临危不惧,死里逃生回到地球的传奇故事则被拍成电影广为流传。
恰恰是美国国内,否定和质疑阿波罗“载人登月”的声音从一开始就不绝于耳。发声的包括物理教授,航天工程师和很多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各界人士。为什么我们要一律简单粗暴地把他们归结为“阴谋论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去评判某些质疑是否有道理?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卸任后的自传《My Life》第156页(不知中文版如何翻译的)专门讲到他经历的“登月直播”的故事。1969年夏天23岁的克林顿(从牛津大学回来准备去耶鲁大学读法学院)在老家给一位老木匠打下手盖房子。老木匠先问他信不信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聪明绝顶的克林顿当然笃信不疑,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电视上不是直播了吗?老木匠则说自己压根儿就没相信过。克林顿当时觉得这老头实在是个怪人或偏执狂。可是,再过30多年,做了八年总统以后,克林顿却180度转了弯: “我在华盛顿后来的八年间,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事情真让我寻思,这家伙是不是真有点儿先见之明。”言下之意,全球“电视直播人类首次登月”正如老木匠当初的直觉断言:“玩电视的家伙可以把假的弄得跟真的一样。”仅由克林顿这段话即可推断:“阿波罗登月”实际上是六集电视连续剧。只不过很多读过这本自传的人,也不见得细察到他悄悄披露的这一秘密。克林顿这么做,表明他很清楚:再厚的纸也不可能永远包住火。
本文先针对不一定关心登月技术细节的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简单的视角,通过中俄美货比三家来证明阿波罗“月面活动"完全都是地面活动。
大家都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24小时,所以太阳每天看起来东升西落,24小时完成一个昼夜。而且太阳永远只能照射半个球面,所以任何时刻地面都有一半白天,另一半黑天。在地面大部分区域的白天观察太阳,它的照射角度从黎明的0度到中午高照,又回到天黑前0度只需半天左右的时间(随季节变化在12小时上下浮动)。靠近两极的区域有点特殊,极昼会持续很长,但太阳照射角度永远不大,远小于90度。因为地球自转偏角很大,所以太阳不是永远直射赤道,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直射。也就是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生活的人,每年最多可以享受到两个特殊瞬间:太阳90度直射头顶(骄阳灌顶);而从不去该区域的人,则永远没有这种待遇。上述情况也适用月球,当然有点区别。月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耗时约27.32天,因为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扫射月球一圈就不是27.32天,而是平均需要29.53天。因此在阿波罗6个登月点,每个月昼会持续将近15天。也就是说,太阳从月面东方升起到中午艳阳高照,再到夕阳西下,每24小时它的最大角度变化值约12.2度(360/29.53=12.2)。离赤道越远,角速度越小。
上图是1966年前苏联首次成功软着陆月面发回的黑白照,月面物体长长的黑影,清楚显示了当时着陆点黎明的太阳刚上月平线,小角度照射月面的场景,完全符合现场实际。http://mentallandscape.com/C_CatalogMoon.htm
“嫦娥三号”是在当地艳阳高照时软着陆的。大家如果注意随后“嫦娥”和“玉兔”互拍的影子,就知道它们是和实际吻合的。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返地”的第二年,接受不列颠广播公司(BBC)采访时(以下视频2分38-58秒)强调:阿波罗12号登月时太阳角度是5度; 他自己从阿波罗11号下月面活动时太阳角度在11度。(笔者计算结果显示阿波罗11号“月面着陆”的时间点,太阳角度确实在11-12度之间。他说得这么精确,显然也是在地面算的,从月面上目测不可能如此精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hzhUgR8KSU/
按照NASA公开的时间表(http://www.history.nasa.gov/SP-4029/Apollo_11i_Timeline.htm)计算,他和"登月亚军"奥尔德林结束两个半小时"月面活动"之前,现场太阳角度不超过17度。因为cot11度>cot17度>3,所以月面活动现场所有影子的长度必须是物体自身高度的3倍以上,才是符合实际的,并印证他自己说的11度。非常遗憾的是: 全球“电视直播” 里的影子,NASA网页上公开的Apollo 11号所有的“月面”照片和视频里的影子,与相应物体自身高度比例明显小于3的,比比皆是。也就是说,想在月面拍到这些视频或相片,他们在月面待的时间远远不够。
仅此一条就充分证明:1969年7月20日全球几亿人看到的所谓“电视直播”中,阿姆斯特朗 的“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根本不是轻飘飘地走在月面上,而是重重地踏在了地面上。
笔者从NASA网页查到每次“登月”时间,再用以下网页找到每次“登月”前后,两次相邻满月的时间点(精确到分钟)。http://www.moonphases.info/past_full_moon_dates_calendar.html#1969
两个相邻满月时间点之差,就是阳光扫过月面一圈360度所花的时间(别忘了:月亮永远是同一面对着地球)。用360度除以两点时间差,可以算出期间阳光扫射月面的平均角速度。根据公开的登月点经纬度坐标,再把月球自转偏角1.5度和南北回归线的(南北纬约6.6度)因素考虑进来,计算结果如下:
Apollo 11 Apollo 12 Apollo 14 Apollo 15 Apollo 16 Apollo 17
“月面活动”期间各登月点太阳角度的最大范围
14—17度
11—23度
15—27度
13—40度
21—50度
15—45度
以上结果都是严格按照NASA公开的“月面活动”时间,现场太阳角度不可能逾越的范围 。
下图是从NASA网页上http://spaceflight.nasa.gov/gallery/images/apollo/apollo11/html/as11-37-5545.html下载的照片,旁边配有文字介绍它是Apollo 11号代表人类首次“登月”的阿姆斯特朗在“月面”拍摄的。
照片中,国旗影子的长度与国旗自身高度的比例,显示阳光与“月面”夹角在30度左右。如果按他11度的说法,要拍到那张国旗照,他在月面至少要待30小时。然而从他着陆“月面”到点火升空返回地球一共不到22小时。按笔者的计算结果,太阳角度还不到23度,他们就从月面点火升空返回地球了。
你如果顺着“登月点的太阳角度”这条藤,再去摸一摸NASA三年内接二连三种出的另外5个大瓜。很显然,瓜老大是从地面长出来的,这么快就种出来的瓜弟瓜妹当然不会离第一块瓜地太远。
以下阿波罗12号照片据称是第二次月面活动结束前照的。所有影子都清楚表明:中午前后太阳高照时才能照出这样的相片。太阳角度显然大大超出笔者计算得出的最大上限23度。如果按阿姆斯特朗在前面采访视频里说的,即使着陆时太阳角度就已经5度了, “月面活动”全结束时太阳角度最多才17度,那照片里影子的长度就更不给力了。http://www.history.nasa.gov/alsj/a12/a12FlagStillAloft.html
那么这些“月面活动"的照片和录像是从哪里来的? 唯一正确的答案当然就是: 美国航天局一直在用地瓜冒充月瓜。
以下网页编号AS14-66-9338的阿波罗14号照片(文字解释说是第二次“月面活动”结束后从登月舱内照的)里用国旗高度和影子长度,估算阳光与月面夹角应在35度上下,超出笔者算出的上限27度。http://www.history.nasa.gov/alsj/a14/images14.html
下面NASA网页上阿波罗15和16号的各一张照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太阳角度大于现场实际的最上限。
http://spaceflight.nasa.gov/gallery/images/apollo/apollo15/html/as15-88-11901.html
http://spaceflight.nasa.gov/gallery/images/apollo/apollo16/html/as16-116-18578.html
以下最后一张赫然挂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阿波罗17的照片就更离谱了:显然是大中午照的。执行过阿波罗10和17号任务,人称“登月末代英雄”的Eugene Cernan,虽然在“月面”长达75小时,他也绝对不可能给队友拍到这张太阳接近直射的照片。(美国有好事者在不同场合分别拿着3000美元现钞问“登月冠亚军”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得林:是否愿意把手放在拜步经上发誓曾在月面上走过?如果愿意,现钞可以任由他们捐给慈善机构。两人拒绝的理由一模一样: “你没有资格知道答案!”而 Eugene Cernan却敢这么干。)照片中所有影子显示的太阳角度远超现场最大上限45度,与实际严重不符。
http://apod.nasa.gov/apod/ap120624.html
鉴于月昼与地昼的巨大差异,仅依靠太阳角度这一条线索,就足以证明美国6次“登月”都是地面拍摄。
NASA前一段公布它的最新探月照片,对着6个登月点指来指去说有这有那,其实最多就是六次硬着陆的遗迹。那有人要问:美国在火星都能软着陆,难道不会月面软着陆?千万不要以为月亮比火星近就更容易。火星上有稀薄大气,可以同时满足减速和伞降两个条件;而月面没有大气,接近真空,所以NASA公开资料显示六次“登月”都要靠反推火箭,手动控制和目测找平地。
1969年5月阿波罗10号升空,NASA官网声称:这是唯一在绕月轨道上测试过两个载人航天器分开后,重新对接并获得成功的发射(公开资料显示:之前NASA仅有的几次水星号载人飞船与无人航天器在地球轨道对接试验,不是每次都成功)。从未实现过月面软着陆,没有测试过月面发射火箭,以及测控精准入月轨后,迅速与在轨等候的返回舱对接再返回地面,仅仅两个月之后,就发射阿波罗11号派人靠手动目测登月。这放在当年,欺负绝大部分地球人没文化也就算了。互联网和嫦娥探月带来的知识普及的今天,我们难道不能质疑:人命关天的多项关键技术,在月面上从未测试检验过就敢直接载人登月?当年NASA真的如此艺高人胆大?如果今天任何国家的探月(包括NASA 自己“重返月球”)团队如法炮制,那绝对是草菅人命。由于当年信息公开的程度远不如今天,NASA唯一的对手苏联,从探月团队到最高领导和其他地球人一样,被“登月直播”和完美的“6连登”彻底震慑而甘拜下风。
http://www.nasa.gov/50th/50th_magazine/coldWarCoOp.html
证明“载人登月”造假并不是要全盘否定阿波罗计划。如果把阿波罗计划看做一个大系统工程,把“载人登月”作为一个子系统相对剥离开来分析,也许您才能作出科学靠谱的判断。阿波罗计划或许取得过若干成就,但3年6次“载人登月”部分, 加上阿波罗13号传奇,都是希腊神话的现代版。这也是人类科技史上空前绝后的造假护假工程。
1961年肯尼迪急于追赶前苏联,夸下海口8年内派人登月,之后马上通过苏联驻美大使提出合作登月。当时的苏联领导赫鲁晓夫一口拒绝,原因是担心NASA趁机偷师学艺。结果各自单干,继续大家耳熟能祥的太空竞赛。阿波罗11号发射之前,美国在包括探月在内的所有航天项目都落后于前苏联。一夜之间“载人登月”成功,反超至少六七十年(未来20年俄罗斯都难以实现载人登月)。为什么阿姆斯特朗生前大力呼吁美国和中方合作登月?您认为这是想搭便车,还是先富主动要帮助中国后富?
回到本文说的NASA网页上海量的照片和录像,其实各国人民几十年来还从中发现很多其他各种破绽。有科学依据的和一些似是而非的混杂在一起,往往都被钉上“阴谋论”标签并被一棍子打死,因此很难被大家重视。当然更主要原因是:美国航天和政治精英,金权控制的媒体联袂表演“天衣无缝”。造假护假的时空跨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空前绝后,都远远超出常人的想像。绝大多数地球人早已根深蒂固,先入为主地以为都是历史事实,不容质疑,否则就是“阴谋论”。2001年美国fox电视台做的专题节目里也能看到一些有科学论据的否定或质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yZRMfAelkw/
虽然节目名称就被冠上“阴谋论”,但这并没有阻止一部分美国人民独立思考。很多美国民众根本不用看笔者啰嗦的证明,他们认为从阿波罗11号乘组三人在返地隔离15天以后媒体大会上的神态,和阿姆斯特朗极其不安的讲话及内容就可以得出结论:他们根本没去过月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I07Tvcv5GI/
随着“嫦娥”带来的探月科技知识普及,阿波罗登月神话早晚要被戳破。阿姆斯特朗一方面是代表美国和全人类首次"登月"的超级英雄,另一方面也是超级受害者。虽然造假工程浩大,但从接受任务到过世,他永远站在风口浪尖的最顶端。他生前虽未直接抖露真相,但会经常通过"假语存、真事隐"来向公众释放信息。上一视频结尾中就有吞吞吐吐的"我们的记忆和在座各位看到的报告有点不同⋯"。
1994年,在首次“登月”25周年的白宫庆祝会上,克林顿开场第一句竟然是表扬三位英雄在冷战的紧要关头,“勇敢接受任务,为冷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从头到尾没提登月是代表美国或人类的壮举。心知肚明的众人听到他的调侃则哄堂大笑:“尽管在地面试验时经常发生坠毁事故,但阿姆斯特朗沉着操纵计算机,一举实现成功登月。” (阿姆斯特朗确实曾在 “手动登月”反推火箭装置坠毁前靠弹射技术捡回一条命。该装置照片仍然堂而皇之放在NASA介绍阿波罗计划的网页上,当年也许是高大上,今天再看实在是简陋得惨不忍睹,没出过人命实属万幸。)阿姆斯特朗听完克的调侃,出场时难掩紧张。(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hHLm-Ws1gs/) 他先引用发明飞机的怀特(Wilbur Wright)的话自喻为鹦鹉:“鹦鹉是唯一能说会道的鸟,但不善飞翔”。(言外之意:我只能像鹦鹉一样不停说别人重复交代的话,其实飞得不怎么样,最多绕过地球,根本没到过月亮那么远。)最后鼓励现场的年轻学生去“寻找被层层掩盖的真相。有些地方远非人们信以为真的那样。"(Today we have with us a group of students, among America’s best. To you we say, we have only completed a beginning. We leave you much that is undone. There are great ideas undiscovered, breakthroughs available to those who can remove one of truth's protective layers. There are places to go beyond belief.)10年以后,克林顿在2004年出版的自传《My Life》(第156页)中悄悄地揭开了阿姆斯特朗所指的真相,只是很少人注意。他23岁那年(1969)看到电视直播人类首次登月时笃信不疑。等当了8年总统才发现,当年他认为是偏执狂的,压根儿就不信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成功的老木匠,居然真的有先见之明:“玩电视的家伙能把假的弄成真的一样”。
后记: 有网友问了个很好的问题:“如果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请问给中国领导人1克月囊的是你吗?”
回答如下:
1、某“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作为德高望重的化学家,当然值得我们敬仰。然而他仅凭1克“月壤”就公开断定美国航天员上过月面,我们连打个问号都不可以吗?
2、有人递给你1克“价值连城”的东西说是来自海底,你就认为那一定是潜海英雄亲手捞的?有没有别的可能性?机器人办不到吗?“嫦娥”下次不是也要试试?前苏联不是声称三次往返月面采样成功吗?(这即使属实,记住:前苏联从来没说去过阿波罗17号登月点采样。)
3、阿波罗17号登月采样点也就是美国人声称去过一次,就算这位院士检测出是阿波罗17号采来的,他凭什么断定那就是美国人亲手采的,而不是机器采回的?
4、阿波罗17号是1972年回来的;化学院士是1978年拿到0.5克测出来的。期间美国人有没有公开过阿波罗17号样品的元素成分?
4.1如果没有,而且也没有其他5次月面样品成分对比,仅靠物理化学分析0.5克孤本就知道是来自阿波罗17号登月点?6选1不是靠猜吗?1/6概率都猜对了,算他运气好。
4.2如果公开过, 1978年拿0.5克就能测出美国公开成分一样或接近的结果,说明他团队当年的检测水平确实高。那么问题又来了:假设今天美总统公开演讲,计划8年内派人登金星。果然在大限到来之前5个月就去了;他们邀请你现场观看超级吨位的火箭发射;手动加目测精准软着陆金星一次就成功;通知你坐电视机前看电视直播人类第一次登金星。紧接着连续三年又去金星另外5个互相离很远的地方。不仅停留时间一次比一次长,而且采样一次比一次多,还有海量高大上的照片录像带回地球跟你炫耀。公开发表论文公布金星至少5个不同地方样品的元素成分;过几年看你顺眼送你1克,让你猜谜语。你如获至宝,一半送博物馆,一半去分析检测。检测结果必然和6种里的某一种接近或一样。谜语虽被你猜对了,但根据以上种种你就有100%把握公开断定:美国人肯定去过金星?
5、前苏联(1970-1976)曾三次获得月面样品(如何避免返回大气层被烧光,有待证实)。有公开信息称1972年前苏第二次由“月球20号”得到的月样成分和阿波罗16-17号带回的类似。1978年美国送给中国的那1克如果真是月壤,会不会来自前苏联?1975年前苏连太空对接技术标准都全盘出让给美国,分享月壤岂不是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