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我学习英语的方法
  • 浏览:381 评论:1 人
  • 和大家分享下我学习英语的方法

    先郑重声明
    此贴主要针对人群为: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但因为种种原因,您又不想让英语成为您工作或是学习中的绊脚石,还想再搏一搏,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希望看完此贴后能对您有所启发。
    一件事情你想做,你就会去找方法;你不想做,你才会去找借口。

    自打有英语课开始,我成绩就很差,差到什么地步呢?考试及格对我来说不可能。我01年上的大学,当年高考英语拿了70分(满分150),算是有点超长发挥。英语不好,是我选择中医学院的原因之一。当时小,不懂,还以为今后我学了中医,英语这个东西应该就不用学了吧?没想到上了大学可恶的国家四级像只苍蝇,天天绕着你。因为学习上的抵触情绪,我大一,大二英语挂科4次,补考4次。这样一来让我越发抵触英语。直到本科实习那年,认识了一位口语非常棒同学,老刁。他说:“英语这东西,工具而已,十八般武艺,多掌握一样,对防身总有好处的。”后来比较熟了,老刁告诉我,他从小口吃,上大学后为了不被别人嘲笑,干脆很少说话,练习英语,练习发音,纯粹是为了改掉自己口吃的习惯。早晨5点起床,天还很黑,骑车去公园,也不管身边晨练的老头老太太诧异的目光,自顾自地大声练音。甚至有一天激怒了对面小区的一户人家,一中年男子打开窗户:“你能不能小声点,今天6月7号,我儿子要高考的。”在老刁指导下,我开始了练音。从最基础的双元音开始,逐步纠正我的发音。现在还是很怀恋实习那年,医院旁边的小池塘,曾经有两个追逐梦想的人在那里奋斗过。

    跟着老刁练音,纠正我的发音花了1个多月,考研前,报个新东方的英语辅导班,应试的东西,窍门很多。最后,我英语从四级45分到考研的69分,其中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我还是认为学习英语除了毅力之外方法更加重要。

    以下是我真正开始学英语5年来的一些体会:
    先问大家,口语能不能速成?
    能速成!
    一:单个音标的发音通过一两个星期的练习,可以基本做到元音饱满,短音短促。OK了!
    二:跟读,模仿句子。只关心发音,直接模仿自然语音,直到完全掌握语音系统(能够流利地即时跟说你的练音材料,尽管不懂语义)。
    三:这样坚持一个月,拿下一篇文章,尽情的卖弄你那抑扬顿挫的发音吧!
    不能速成。
    一:同样一句话,外国人读的和我们读的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很多连读、变音、吞音,这些是需要我们花比较多的时间去了解的。
    二:要练就流利的口语是需要优秀的英语功底的。词汇、语法等都需要也是值得我们花大量的时间。
    总结,发音可以速成,但要做个真正的口语高手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1、如果有人手把手教,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里形成良好的发音。给你一个超赞的学英语的网站,外教网,老师全部是外教,一对一教学的,而且上课时间自由,最主要是可以免费上课,发现他们还有有很多课程,包括零基础/生活/商务英语等,考雅思托福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领取址:http://www.acadsoc.com.cn/trial/116,我试过了感觉很不错,反正是免费的,想要学习英语的朋友可以试试!
    2、好的发音是良好听力的基础
    3、流畅自然的语音同时也是密集练习的前提。
    4、密集练习又是融会语法的先决条件。
    奥克哈姆剃刀原则。奥克哈姆是14世纪英国的修道士,他提出一个著名的科学研究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意思是尽量保持事物的简洁性,除非出现新的事实,不增加事物的复杂性。当今外语教学被各种目的,各种言论和社会因素涂抹得面目全非,被包裹了太多“实体”。语义和语音联系是偶然的,可以通过练习先掌握一门语言的语音系统(虽然不懂语义,不懂文字,但可以即时复述第一次听到的目的语语音)之后,再通过跟读来融合语义。这一段是为了体现文章有深度,引用别人的。呵呵。
    很多中国人的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英美文化的了解程度已超过了大多数英美语母语者。为什么还不能应付连文盲母语者都能愉快胜任的、最简单的餐馆口语呢?仅仅是口语很重要么?这就是“懂”和“会”两者的区别。 很多非常熟练的学习者在面对真正的外国人时,发现自己居然无法说话,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因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转而怀疑这些年到底学了些什么?因为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用传统方法学习的,整天背单词,研究句法结构。所以:提倡从音入手的方法确实有其相当的好处。
    如何从音入手:背诵!!!!!!!
    我用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背诵。很多人抱怨自己记忆差,看了忘,记不住。好,现在我教你们一个最死最笨同时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来背英语文章------重视读,反复读。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你读10遍记不住,没有关系,请你继续重复,20遍50遍100遍呢?刚开始读一遍大概需要近10分钟,可读到后来是越来越快的,最后2天基本上可以保证一遍2分钟。一星期的时间,每天2小时,总共14小时,起码可以读150遍。花这么多工夫值得么?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如果你按照我的方法坚持了一个月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背诵的好处有很多:
    一:你的反复的读,直至一篇文章会背(读的时候不要在乎语法结构,句子意思,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也只会关心发音)练习发音的捷径!
    二:背诵能提高写作水平。大家觉得写作中最难的莫过于举例子,如果你可以熟练的背30---50篇文章,你会发现这个一点不是问题。
    三:培养语感。太虚幻,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效果,如果能坚持下来,应该有所小成。我自己也在努力中!
    听力与口语的关系:
    口语和听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只要你口语很牛,听力一定不会差.但反过来,就不一定了.
    有些单词听第一遍的时候好像很熟悉,其实还没有反应过来,仍需要思考一下才知道意思。这说明,我们对于单词的熟练程度还不够高。而如果你口语很牛,对单词的敏感度自然强,听力自然就会很好!
    耳朵很灵敏,同时省去翻译环节,就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我认为,练耳非常重要。对英语的发音,以及各种发音的变化都很熟悉,大脑就不再紧张了。由于我们是在汉语环境中长大的,耳朵对英语不敏感,经常会听出张冠李戴的笑话。这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主要是缺乏练习。 要练到什么程度?看到或者是听到MONEY,你的第一反应是一沓沓的钞票,而不用想到它的中文意思。这个就是直接将单词和实物之间建立联系。而这种联系需要反复的练习!
    如何练习:反复的读,直到会背
    一个人只要能说流利的汉语,就说明他的发音没有问题,就应该能说流利的英语。 一个人只要能听懂汉语,就说明他的听力没有问题,就应该能听明白英语。世界上不会有最好的语言的学习方法,只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会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出现,也许有一天,当人的大脑能够部分电子化的时候,估计最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就是直接导入就行了 。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再次承认这一段部分文字抄袭李阳。
    仅以此文怀恋老刁,感谢刁那半年来手把手的帮我纠音,祝福他今年SCI能顺利发出,能找到满意工作。

    工作后因为种种原因,其实最主要得还是自己懒,将英语丢之一边。半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捡起英语。
    那天门诊,路过导医台,有个老外很无助的站在那,估计是和翻译走丢了,当我鼓起勇气想上去帮他时,旁边的一个坐在轮椅上小朋友,大约14、15岁的样子,开口了。语速流利,语调抑扬顿挫,如果我没有看到他那张中国人的面孔,肯定会以为是两个老外在交谈。当我走近他们后,我再一次被震撼了。小男孩双目失明。。。。。。一会儿,老外的翻译回来将其领走。面对着小男孩,我憋出两句话:U pronounciation is so great。U are bette than the most people。
    此后,我再次捡起英语,每每想偷懒,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时,我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个双目失明的小男孩。

    有些战友质疑我在卖弄,看到“宇宙的琴弦”战友一而再的为我出头,着实不好意思,还是自己出面解释下。
    先感谢“宇宙的琴弦”战友及大家的支持,也感谢一些战友的批评。
    在帖子的开篇我就开门见山点出,我写这个帖子的初衷及所针对的人群,仅仅是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部分战友以启示。
    DXY里面高手、牛人云集,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压根就没有什么资本来卖弄什么,更多是向大家学习。
    有战友批评说,我的英语水平不怎么样。这个我确实承认。也正是因为有不足,所以,在今后工作中,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发这个帖子也就是在园子里做个记号,这样,今后自我对比起来比较方便。